全方位專業新祕推薦-新娘秘書,新娘祕書造型,婚禮策劃
    關於我們   新娘秘書   服務項目   新秘課程   新秘造型   最新消息
最新消息 > 獨家:一口鍋能用幾十年 揭秘德國廚具為何走俏(組圖)

文章来源:由「百度新聞」平台非商業用途取用"http://news.163.com/15/0206/10/AHP0JJPS00014AEE.html"

  《參考消息》駐法蘭克福記者饒博2月6日報道  在德國的機場里,時常能見到手上拎著盒子等待辦理登機手續的游客,盒子里面裝的十有八九是德國的鍋或菜刀。到德國來旅游,臨走的時候不買些德國制造的廚具,還真是有點遺憾。  一口鍋能用幾十年  記者在德國駐外生活期間,在商場或超市里隨時都能方便地買到這些商品,除了顯而易見的高價格之外,由于常見也并沒有沖動去深究它們的過人之處。很多時候,德國的“好東西”還要經由國內朋友介紹才能知道。德國鍋具就是其中一例。  記者常被朋友要求幫忙在德國代購鍋,其中懂行的朋友還會滔滔不絕地講述德國鍋在炒菜做飯時是如何如何的神奇,但記者始終沒有自己購買的念頭。某次在一個知名德國鍋具品牌專賣店偶遇的故事卻改變了我的想法。  一個周末,記者陪朋友去該鍋具品牌專賣店閑逛。各種錚亮的不銹鋼鍋具單從外表看起來就很美,但每件東西都價格不菲。是否值得花大價錢買個鍋回去呢?我們都在心里打鼓。正在猶豫之間,一個50多歲的德國男子手拿兩個高壓鍋就推門進來了,他直接把鍋放到售貨柜臺上,店里唯一的售貨員麻利地找到了配件,拆除鍋上的舊零件,換上新的密封圈及其他配件。  德國名牌鍋具的配件價格也不低,換密封圈和其他零件的價格完全可以在中國國內買一個普通高壓鍋。如果要隔三差五就換一次,即使咬牙買個回去也用不起啊。難道這德國制造的名牌產品也是盛名之下其實難副?  帶著這個疑問,記者詢問這位換零件的顧客:“您這兩個高壓鍋用了多少年?”“28年。”他隨即打開了話匣子,開始回憶當年買鍋的情景……  我們心里暗暗吃驚,開始觀察眼前的這兩只高壓鍋。兩只鍋都油漬斑斑,顯示出歲月的痕跡,但鍋體卻還閃閃發光。不一會兒店員就換好了配件。“一切如新,”她說,“我們保證每款產品在退市之后的10年之內消費者都能買到配件。”  德國的鍋具普遍質量很好,如果維護得當,使用二三十年不在話下。一個德國家庭幾代人使用同一個品牌鍋具的情況非常普遍。一些老人還喜歡把鍋具傳給下一代。  濃厚的“工程師文化”為“德國制造”奠定了人才基礎。圖為戴姆勒公司位于德國斯圖加特市的一家工廠生產線。(資料圖片)  頂尖的材料和工藝  從專賣店回來,記者又做了一番功課,才發現德國廚具之所以走俏是有原因的。  拋開德國的技術工藝不說,單從制造德國高端鍋具和刀具所使用的材質來講,都是消費用不銹鋼里面質量過硬的1810鋼,不少宣傳材料都將這種鋼稱作“制作手術刀的”醫用級別不銹鋼,不僅安全而且衛生。  兩年前,一個國內廚具公司老板到德國考察,對德國廚具使用的不銹鋼材料艷羨不已。他表示,如果從造型上來說,國內廚具企業完全可以做到和德國名牌廚具一樣,但工藝和材料的差距卻是顯而易見的。  德國廚具當然不是徒有其表,這一點記者深有體會。剛到德國的時候,發現廚房里有一把德國產的中式菜刀,因為用料十分扎實,就索性兼做剁骨頭的“砍刀”來使用。一年以后,才偶然在商場發現原來砍骨頭用的刀都是十分沉重的厚刀,并非自己家用的菜刀。可家中的菜刀經過一年的砍骨“磨練”,刀刃竟然依然筆直,沒有發現任何卷曲或者缺口,使我不得不嘆服“德國制造”的質量。  德國鍋具同樣如此。以高壓鍋為例,在使用的過程中,德國某品牌的高壓鍋具有良好且均勻的導熱性,十分省火,不僅節省做飯的時間,還大大減少了做飯過程中的能源消耗。  德國廚具還有一個特點是專業化程度非常高。幾乎每個德國家庭都有一整套鍋具,數量絕不下10只,如平底鍋、煎肉鍋、煮菜鍋、煮面鍋、煮牛奶鍋等等,分工非常細。曾經有這樣一個笑話:一個中國人進入德國人的廚房,驚奇地發現德國人的廚房像個實驗室,各種不同型號的鍋具、刀具排成一排,量杯、量筒等稀奇古怪的用具一應俱全。在裝備如此齊全的德式廚房中,中國人突然發現自己不會做飯了……  工程師們很受尊重  德國廚具的悠長歷史折射出德國制造業的強大。幾乎所有當前德國知名的廚具品牌都是歷史悠久,有的企業歷史甚至已經超過150年。也正是經過一代又一代產品的精益求精,德國廚具才逐步蜚聲國際,成為國際消費者信賴和鐘愛的商品。  眾所周知,德國以制造業立國,因此德國有著濃厚的“工程師文化”。德國的男孩從小就耳濡目染,培養起在家里“敲敲打打”、自我動手的能力。  工程師們在德國很受尊重,在工廠和學校莫不如此。德國的學生從小就開始分流,適合搞科研的就走上綜合性大學的學術之路,有志于當工程師的可以選擇職業學校。長期以來,這種成熟的職業教育體系為德國的制造行業源源不斷地輸送著高質量技術人才。  單靠繼承還不夠,德國的制造業從巨人的肩膀上不斷地向上攀登。德國法蘭克福金融管理大學的經濟學教授博飛曾經研究過德國制造企業長盛不衰的秘密。他指出,一旦一個德國企業掌握了某個行業的高端技術,從此以后就將會在此領域不斷投入,使其領先優勢日益強大。德國科學基金聯合會2014年發布的一份報告稱,在歐債危機期間,歐洲各國企業紛紛降低研發經費,而德國幾乎所有行業都在增加這方面的支出。2013年德國企業研發經費比上一年增加5%,達到540億歐元,創下新紀錄。  德國法蘭克福大學孔子學院德方院長王魏萌表示,德國人骨子里有著深刻的“自我批評”精神,總是認為事情不可能達到完美。這也許能在一定程度上解釋德國制造業為何在已然十分發達的情況下,卻依然孜孜不倦地創新。  2014年的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寶鋼集團總經理何文波曾經說過:“很多人喜歡買德國進口的廚具,他們用的鋼很多是我們提供的,但國內廠家就是造不出那樣的刀來。高素質的勞動力需要一代代人的積累,職業技能培訓這件事應該馬上抓起來,否則制造業轉型升級就是一句空話。”  延伸閱讀德媒:報告稱中企對德國制造業構成威脅  資料圖片:1月12日,在山東滕州,一名技師在生產線上測試新型農用拖拉機。新華社發(宋海存攝)  參考消息網2月20日報道  德國媒體稱,德國機械設備制造業聯合會下屬基金會發布最新報告指出,中國競爭者正在對德國機械制造業構成日益嚴重的威脅。調查顯示,中國企業不再只占領低端廉價機械設備市場。  據德國《世界報》網站2月18日報道,德國機械設備制造業聯合會主席賴因霍爾德·費斯特格警告說:“它們在不斷增長的中端市場和服務領域也變得更強,而且從中期看,不止在中國。”因此,他認為德國企業亟須采取行動。費斯特格說:“德國制造商不應都往技術的金字塔尖上擠,那里的市場太小了,如果我們只關注高科技產品,就是走進了死胡同。”  報告作者、來自歐亞咨詢公司的達妮埃拉·巴切爾-黑羅爾德表示,中國競爭者在技術上依舊不及德國廠商。她在深入分析122家中國機械制造企業的情況后說,雙方在生產能力、精密度、產品使用壽命和能效等方面的差距有時是巨大的。  不過,這種優勢不應成為德國廠商安心的理由。“畢竟很多客戶根本不需要最尖端的技術。”特別是在如今遙遙領先的全球最大機械制造市場中國以及其他新興工業國,人們需要的通常只是簡易的解決方案。  但這讓德國的工程師們犯了難。費斯特格也清楚這一點:“對他們來說,每臺新機器都必須精益求精。”但現在,這位聯合會主席呼吁建立一種“質量瘦身”新文化—比如在龐大的中國市場。費斯特格說:“在中國,德國機械制造業的最大潛力是中端技術市場。德國企業必須使自身產品進一步迎合這一市場,否則我們會逐漸失去市場份額,將整個市場拱手讓給中國競爭者。”  報道還稱,這不僅僅發生在中國市場。因為中國人也在進軍其他國家。調查顯示,超過一半的中國機械廠商在計劃有針對性地擴大出口活動。  報告作者巴切爾-黑羅爾德說,中國人的行動是“系統且富于攻擊性的”。目前,中國已是繼德國和美國之后的世界第三大機械出口國。中國出口現在主要集中在印度、越南及印度尼西亞等鄰國市場,在接下來的第二波浪潮中也將向歐洲和美國出口中端設備。  巴切爾-黑羅爾德說:“中國人變得更現實了,他們發現自己還缺少進軍高科技市場的技術訣竅。因此,他們首先將注意力集中在以簡易技術需求為主的市場。”  (2014-02-2007:53:00)  延伸閱讀德國進入“工業4.0”時代,灰領工人替代藍領工人  國際先驅網12月16日報道  最近一段時間,德國“工業4.0”正成為熱議的話題,它是德國為其未來制造業發展方向提出的國家戰略,其中包含了一個重要的元素—機器人。  如果更具體一些,未來的工業生產是什麼樣呢?不久前,記者走訪了被譽為德國“工業4.0”模范工廠的西門子安貝格電子制造廠,那里正是未來德國工業的一個縮影。  “工廠里不會空無一人”  這座位于巴伐利亞州東北小鎮上的工廠其貌不揚,只有三座外觀簡樸的廠房,但卻擁有歐洲最先進的數字化生產平臺。  由于產品與機器之間進行了通信,整個生產過程都為實現IT控制進行了優化,生產效率因此大大提高:只有不到四分之一的工作量需要人工處理,主要是數據檢測和記錄;工廠每年生產元件30億個,每秒鐘可生產出一個產品,產能較數字化前提高了8倍,而由于對所有元件及工序進行實時監測和處理,工廠可做到24小時內為客戶供貨。  這座工廠蘊含了“工業4.0”可能帶來的種種革命性變革,其中一點便是,智能生產是否會取代人工?要知道,除了一些產量特別小單獨配置自動化生產設備不劃算的情形外,整個生產線上已經不需要人工的參與。  正因如此,在歐洲,已有不少預言家悲觀地描繪了未來工業生產“災難性”的場景:工廠空無一人、與世隔絕,人的工作被機器取代,失業率高漲,甚至更有人稱“中產階級”或將由此逐漸消失。但德國人工智能研究中心首席執行官沃爾夫岡博士卻否認了這一看法:“即使是在工業4.0時代,我們的工廠里也不會空無一人”,不過,他指出,人在生產中所從事的工作內容將不同于現在,他們的體力勞動將減少,而更多地進行計劃、協調、創新和決策等工作。  灰領工人將替代藍領工人  那么,未來工廠還需要訓練有素的一線工人和工程師嗎?跨國人力資源咨詢公司萬寶盛華提出了一個新的概念:灰領工人。  根據萬寶盛華的說法,越來越多的生產崗位正在要求工人對聯網的機器進行編程和維護,并且在機器發生故障時,能夠馬上維修使之恢復正常。除了編程,新型灰領工人還要能解讀復雜數據,與管理人員組成團隊,協同工作。  鑒于各級工作人員的工作內容都會改變,未來的勞動者也需要具備不同于現在的工作技能。“不管是生產線上的工人,還是以知識為主的員工,其工作內容都將發生變化”,弗勞恩霍夫工業研究所編寫的《未來生產—工業4.0》研究論文中得出了以上的結論。  德勤咨詢公司一份名為《未來的制造業》的研究報告稱,“雇傭高素質員工將成為未來公司實現成功和盈利的單一決定因素。”  這并沒有夸大其詞,因為未來員工的職責將從簡單的執行層面轉為更加復雜而重要的控制、操作和規劃等多個層面。傳統的藍領勞作不再重要,而再加工、維護和系統維修等工作變得重要。  此外,員工還將使用和處理許多全新的用戶界面。現在,人們通常用紅、綠、黃三色指示燈顯示機器的工作狀態;而未來,無處不在的傳感器將在智能手機或平板電腦的顯示器上迅速而詳盡地展示出畫面信息,或在智能眼鏡的鏡片上顯示出信息。因此,員工必須能全部理解、評估和使用這些信息。  經理和工人的界限趨于模糊  事實上,隨著工業機器人的普及,在越來越多的企業中,勞動者的分界線正變得更加模糊。很難分清誰是管理者,誰是生產線工人,誰負責生產以及誰負責整座工廠的運營。每個人都將參與到解決問題與畫因果圖的工作中,僅在一旁觀看他們工作,將無法區別誰是經理、誰是工人。  德國金屬行業工會管理委員會負責新技術發展趨勢的康斯坦策·庫爾茨也得出了類似的結論:“今天,我們看到高層管理人員與生產線工人并肩工作,平等交談。僅從服裝來看,你根本無法分清誰是管理人員、誰是工人。這是社會和文化的全面變革,而不僅僅是技術方面的改變。”  (2014-12-1609:12:14)  延伸閱讀外報:中國通過新絲綢之路振興德國工業老城這是2014年4月23日拍攝的“漢新歐”鐵路國際貨運班列。新華社記者肖藝九攝  參考消息網5月4日報道  據西班牙《國家報》5月1日報道,每周都有3列長達650米的“渝新歐列車”從中國重慶出發,穿過6個國家,裝載著50多個集裝箱,抵達1萬多公里外的德國工業心臟杜伊斯堡。“渝新歐線”是世界上最長的鐵路線之一。“渝新歐列車”的主要任務并非將德國人送回家,而是將iPhone手機、惠普電腦和宏碁的零部件運往歐洲。  作為線路終點,杜伊斯堡雖然陷入了經濟衰退,但卻通過這條鐵路展現出適應現代經濟的能力。“渝新歐列車”從中國出發,經過哈薩克斯坦、俄羅斯、白俄羅斯、波蘭,將貨物運往德國的杜伊斯堡。半個世紀前,這里曾是德國最富裕的地方,但卻在后來接連遭受重創。現在杜伊斯堡的失業率高達14%,與德國全國6.8%的平均失業率形成鮮明對比。  杜伊斯堡是德國最大的河港,魯爾河和萊茵河這兩條承載著德國歷史與文明的河流在這里交匯。二戰幾乎徹底摧毀了杜伊斯堡的工業。雖然戰后逐漸復蘇,但是全球化和工業結構問題導致杜伊斯堡的國際競爭力明顯下降。上世紀80年代當地的鋼鐵企業紛紛倒閉,只留下大批失業的工人。高企的失業率催生了愈演愈烈的抗議浪潮,杜伊斯堡陷入了動蕩與不安。  20年后,杜伊斯堡憑借頑強的適應能力,成為德國的重要鐵路樞紐。新興企業帶來了就業崗位,幫助杜伊斯堡緩解了嚴重的就業問題。現在物流運輸業代替了老舊的重工業,為杜伊斯堡注入了新的活力。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今年3月訪問杜伊斯堡,給這座工業老城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好消息。  持樂觀態度的人認為,習近平此舉說明德國已經擺脫上世紀末那段競爭力低下、經濟發展緩慢的不堪回首的過去,成為歐洲無可匹敵的經濟強國。但是也有批評人士強調,杜伊斯堡距離上世紀50年代至70年代的富裕程度和就業水平還有很遠的距離。現在杜伊斯堡仍舊和那些已經喪失了重要地位的工業領域斷不開關系。雖然成為交通樞紐是一個巨大的歷史成就,但是杜伊斯堡依然有很多尚未解決的問題。

關鍵字標籤:廚具翻修規劃